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从设立、生产经营、到退出市场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处的自然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一般意义上,营商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所谓“硬环境”,是就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方面而言的;“软”环境则包括政策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等。目前,交通越来越便利、通信越来越发达、各种城市配套日益完善,各地在“硬”环境上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对营商环境起决定性影响的还是与政务服务相关的“软”环境建设。我们狭义上所说的营商环境即是指一个地区的政务服务水平。
2019年,国家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方面从立法的角度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标准和要求。
法制工作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大趋势下,如何在法律框架下最大限度的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成为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做好法治保障,依法放权、依法监管,才能打造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更具竞争力的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政务信息化工作,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必要的信息化支持,进而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上办、不见面审批、24小时网上不间断审批等政务服务的各类优化举措。
因此,法制工作和政务信息化工作都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性工作,各项工作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