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气象局为农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我局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切实做好党员干部“六观”教育活动,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问计于民,结合我局实际,开展了面向农业生产一线的“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xx农业基本情况:
xx位于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中部,拒马河下游,西南紧靠白洋淀,属河北省低平原地区。全境均属洪积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易涝,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拔高度(黄海)8-14米,坡度比一般为1/5000,地形坦荡,适宜耕种。北部与高碑店市、固安县交界,西部、西南部与容城、安新县接壤,东部与霸州市为邻,南部与文安县、任丘市相连。本县位于东经116°01′至116°20′,北纬38°55′至39°10′,全县面积5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万亩。境内成土母质系海河冲积物母质,土壤母质表土质地多变,沉积层次明显,构成沙粘混层。全县土壤以沙壤和壤质为主,沙质土壤极少,粘土占一定比例。大清河是本县仅有的一条自然河道,境内流长42公里,雨季河水猛涨,旱季干涸无水,流量变化较大。1951年又在县境内开挖了一条全长32公里、泄洪能力500立方米/秒的新盖房分洪道。北部有友谊河,主要排泄上游沥水。白洋淀属湿地,在本县境内的面积为18.3平方公里,占白洋淀总面积的5%。
2.社会经济概述
xx行政区域辖九个乡镇( 5镇4乡),分别为雄州镇、昝岗镇、大营镇、龙湾镇、朱各庄镇、米家务乡、北沙口乡、张岗乡、双堂乡,共计223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524平方公里(含温泉城11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4.3万。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32817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7472万元;第二产业211739万元,;第三产业68968万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6.4%,人均生产总值9647元。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86800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38862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79292亩,玉米播种面积305692亩,棉花播种面积7868亩,油料播种面积40070亩,蔬菜播种面积47237亩,瓜果类播种面积8015亩。粮食作物总产量220005吨,亩产408公斤,(其中:小麦产量68046吨,亩产308公斤,玉米产量134711吨,亩产441公斤)。
xx有独特的矿产资源优势,地下蕴含丰富的地热、石油、天然气、矿泉水。
xx位于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中部,拒马河下游,西南紧靠白洋淀,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508.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438.4小时。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总面积52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4.3万人。
粮食生产:雄的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中小麦、玉米二者种植面积之和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90%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粮食直补政策、小麦良种工程的实施及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粮食单位面积产出不断提高,优质粮比例逐年稳步提升。
瓜菜生产:xx瓜菜生产发展较快,全市瓜菜播种面积已达48万亩(露天10万亩,阳棚26万亩,冬暖式大棚12万亩)。优势品种主要为茄子、西葫芦、西红柿、辣椒等。特别是近年来甘薯特色种植发展较快,形成了规模产业,对我县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二、xx的主要气象灾害: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虽然科技进步较快,但气象灾害仍是目前农业受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农民朋友在农业生产中比较关注的问题,农民朋友迫切需要获得气象灾害发生的准确预测预报信息。根据xx的农业结构特点,影响xx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相关灾害为干旱、暴雨及涝灾、冰雹、大风、干热风、低温冻害及各种病虫害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气象为农业服务任重而道远。
三、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农民产前、产中、产后都需要优质的气象服务,在农村,产前需要掌握季节的气候变化,科学安排生产;产中需要掌握天气的冷暖晴雨;产后的储藏、运输加工更离不开天气信息。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民日常生活中对气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旅游、舒适度等等。
1、粮食生产稳产意义重大,要求气象预报精细、准确。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xx粮食占耕地面积的比重逐渐减少,各种经济作物、蔬菜及保护地面积大幅增加。耕作载培方式由粗放型、零散型向精细化集约化不断转变,虽然粮食占耕地面积减少幅度较大,但是粮食高产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气象部门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评估工作,提供精细、准确农业气象服务,确保农业高产稳产。
2、设施农业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气象服务需求迫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温室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设施农业面积占全市种植面积一半以上,主要以种植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的蔬菜、瓜果、花卉等特殊农产品。而特色农产品生产、保鲜、储运等方面与环境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评价能力建设,开展特色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的气象应用服务,以满足作物结构引种、区划等所取专业气象的需要,为农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为农业增收和农业发展提供及时的气象保障服务。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体系急需完善。
农村人口居住相对比较分散,甚至比较偏僻,通讯设施比较薄弱。农民主要通过报纸、电视、收音机等途径获取气象服务信息,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仍然很少,为解决气象信息“死角”问题,切实做好弱势群体和偏远区域的气象服务,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气象发布体系,提高气象信息覆盖率,使广大农民朋友最方便地获得气象服务信息。
4、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生态与资源气象服务亟待加强。
随着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开展典型生态的气象监测评估,生态气象灾害的监测评价、预警及影响评估,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和生态治理效果评价服务等,能源消耗逐渐增大,迫切需要气象部门提供水资源、风能资源以及太阳能资源利用的气候评估依据。
四、气象为“三农”建设服务现状
1、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干旱、暴雨、霜冻、大风、连阴雨、冰雹、干热风等是xx经常出现的气象灾害,其中干旱、暴雨、大风、冰雹比较严重,多年来xx气象局为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过程做出预报并及时提供给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尽可能使灾害降到最低程度。
2、做好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服务,及时发布农事生产指导产品。
xx气象局积极主动服务“三农”,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和内容,把为农业服务作为气象服务的重点,及时制作发布各农事关键期的气象服务产品,对重要农事季节、重要生产活动及时提供专题预报。在抗旱、防雹等方面,主要采取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合理开发空中水资源,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效益明显。
多年来,xx气象局不失时机进行了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作业,为扑灭森林火灾、缓解旱情、保证春播、秋播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4、探索局地气候规律和气候资源。
随着我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建成投入使用,探索局地气候规律和气候资源,积极开展农业气候区划服务工作,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
五、气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新需求。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气象为农业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渠道不畅
很多气象信息无法传递到农户手中,服务产品只是浮在水面上,大多数农民朋友掌握的主要气象信息源于电视和气象节目。
2、气象服务产品不丰富
气象部门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紧,缺少调查研究和及时掌握农业实时动态,理论性太强,不符合实际。
3、农民利用气象信息指导农业生产的意识不强
由于气象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传统的农业思想观念,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损失还没有引起农民的足够重视。
4、气象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农业的实际需要,气象部门的中短期气象信息和预报准确率很高,但农业生产往往需要长期天气预报,而目前这类产品的准确率离实际需求还有差距。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