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位一体”管控机制的基本框架
“五位一体”管控机制是内容汇报、信息共享、管理提升、质量控制、结果开发五个方面有机结合构成,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进行审计结果的开发运用,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二、“五位一体”机制建设及成效
1.内容汇报机制
内容汇报机制主要分为日常汇报和要情专报两种形式。
(1)日常汇报机制,指每个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按“周、月、季、年”的时间节点对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常规汇报。“周”是指审计项目现场结束一周后,审计组长及主审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审计情况,确保信息及时流通;“月”是指审计意见下发一个月内,由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带队,逐条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审计整改推进情况,落实审计整改“一把手”负责制,避免部门间责任推诿问题;“季”是指公司审计部按季滚动更新问题整改台账,跟踪整改进度,逐条销项,敦促及时整改;“年”是指每年年初组织对上一年度审计项目开展后续审计,监督审计整改落地,对整改滞后单位下发预警提示工单,推动顽疾整改,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2)要情专报机制,指审计过程中或项目结束后,针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共性问题向公司领导专题汇报的制度,分为审计要情和审计专报两种形式。审计要情是指,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项或重要问题,及时形成书面文字向公司领导汇报,有利于领导及时、准确掌握基层情况;审计专报是指,梳理一段时期内多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形成分析报告向公司党委汇报,加强对审计成果的总结提炼,为公司党委提供决策参考。
2.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共享机制主要分为审计发现问题移交监察机制和干部问责机制两个方面。
(1)审计发现问题移交监察机制。按照“依纪依规、统一管理、分类处置、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审计发现问题移交监察机制。根据问题性质、影响范围、严重程度,重点围绕是否存在廉政风险、违规违纪,将审计发现问题分为立行立改和问题线索两种类型。公司审计部在审计意见下发后2个工作日内将问题清单移交监察部,监察部于10个日内对问题进行分类并报纪委书记审核,对立行立改问题下达整改工单,对廉政风险、违规违纪问题派专人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反馈审计部备案。
(2)审计发现问题干部问责机制。按照“加大问责力度,让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的要求,重庆电力建立干部问责机制,将审计发现问题进行责任划分,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对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存在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其个人负有直接责任的,将实行降职、免职或责令辞职的组织处理;其个人负有主管责任的,视情况进行职务调整;负有领导责任的,实行诫勉谈话。
3.管理提升机制
管理提升机制指协同专业管理部门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点带面,提升专业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建章立制和优化流程两个方面。
对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专业管理问题,特别是普遍性、倾向性、多发性问题,建立横向沟通机制,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下设财务、营销、工程、人资等4个专业组,涵盖财务、营销、发策、物资、生产、基建、后勤、人资等业务主管部门,由审计部与业务“智囊团”共同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找准问题症结,厘清管理链条,制定防范问题长效机制。
对于规章制度缺失或制度不完善产生的问题,及时建立或修订规章制度,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工作开展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对于内部流程梗阻问题,逐级拆分,找准“出血点”,抓住关键环节,优化完善内控流程。
4.质量控制机制
质量控制机制指对审计结果的质量控制,包含整改通报机制、质量评价机制、问题库修编机制。
(1)整改通报机制。按季度对各单位审计整改情况进行汇总,对比整改进度表,对整改工作完成较好的单位提出通报表扬;对整改进度滞后的单位加强指导,分析整改困难原因,积极推动整改;对整改工作重视不够、假整改、选择性整改单位提出批评,适时运用约谈手段,提高思想意识,引起重视。通过整改进度定期通报,促进问题审计问题整改。
(2)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审计整改质量评价标准机制,制定“完全整改”、“部分整改”、“未整改”、“无法整改”四类评判标准,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完全整改”是指已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全部落实到位;“部分整改”指因特殊原因未按期完成整改,已向审计部做出相关整改计划说明;“未整改”指故意拖延整改,提供虚假资料敷衍应付整改;“无法整改”指由于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发生变动,造成无须、无法整改的,由被审计单位提出申请,公司审计部同意后可不再整改。
(3)问题库修编机制。根据审计结果,每半年动态修编问题标准库,涵盖“三重一大”决策、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集体企业管理、公务消费管理、内控管理等11个板块。在审计项目中发现的新问题归纳总结后纳入问题库,不再适用的问题定性、政策依据、审计意见及时更正,确保问题标准库常用常新,确保对审计项目的指导意义。
5.结果开发机制
结果开发机制主要为基层单位、普通员工服务,具体表现在日常培训、案例申报、典型宣传等三个方面,让依法治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改变审计工作“低头拉车不问路,埋头干事不宣传”固有形象。
(1)日常培训。培训主要分为定期培训和专业培训。定期培训指每年年末,公司审计部将举办为期2至3天的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基层单位审计工作人员,培训内容为当年审计项目中发现的普遍共性问题、屡查屡犯问题,旨在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守法依规意识,做好第一道“防火墙”。专业培训是指针对某项专业管理工作开展的培训,由审计部与专业管理部门联合举办,培训对象为基层单位一线业务人员,旨在提升其业务工作水平,纠正其错误思维模式,减少习惯性违章行为。
(2)案例申报。案例申报指公司审计部开展的优秀审计案例评选活动,由基层单位申报本单位发现的典型审计案例1至2篇,从中评选出15篇优秀审计案例并在内部网站上公示,既有利于公司审计人员掌握基层审计的新变化,又有利于基层单位间的经验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促进整个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
(3)典型宣传。典型宣传指将审计结果按影响范围和适用对象编制宣传手册进行发放、宣讲。对专业管理类人员,通报典型事件,举一反三,提升管理水平;对位微权实的人员,以风险提示和警示教育为主,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意识;对一线业务操作人员,以规范性宣传为主,发放短小生动的宣传故事手册,强化规矩意识,固化标准流程。
文档为doc格式